7张动态范围超越传统老唱片的现代专辑(有数据佐证)


响度大战仍未停歇,但一些唱片告诉我们:动态的较量也在继续。

 

 The_loudness_war_isn_t_over__but_these_albums_prove_dynamics_aren_t_dead_yet_.jpg

 

许多人认为,出众的大动态只存在于过去唱片的黄金年代——我们这就拿出数据来打破这个说法。

 

 

 

“响度大战”这个词,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音乐制作的一大诟病。几十年来,不少发烧友都认定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专辑音质最佳——这并非空穴来风,毕竟那个年代的音乐还没有被过度压缩。

 

 

 

但我们实际查阅的数据却显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实:

 

 

 

有些近年来发行的新专辑,在动态范围(也就是一首歌中最安静和最响亮部分之间的响度差异)方面,已经追平甚至超越不少经典的老唱片。

 

 

 

下面我们列出7张具有代表性的例子,告诉你:动态不死,精彩依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1. Daft PunkRandom Access Memories》(2013 vs Michael JacksonOff the Wall》(1979

 

daft-1100x1100.jpg

 

在黑胶版本中,《Random Access Memories》的动态范围(DR)达到13,而《Off the Wall》的大多数版本约为DR11。这两张专辑都大量采用现场乐器、模拟设备,并围绕律动展开编曲,但RAM在动态保留方面表现更优。

 

 

 

从风格上看,这两张唱片可以说是“亲戚”关系。

 

 

 

Off the Wall》几乎定义了迪斯科时代的精致音色:紧凑的节奏、丰富的人声层次以及精雕细琢的制作水准。

 

 

 

而《Random Access Memories》则像是它的远方表亲,不仅承袭了那份复古味道,还融合电子元素与对声音细节的极致追求,同时保留了大量动态空间。

 

 

 

可以说,《RAM》就像是一封写给《Off the Wall》的深情情书,用更现代的工具与更宽广的声场重塑那段经典。不只是复刻,更像是一种进化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2. ToolFear Inoculum》(2019 vs Dire StraitsLove Over Gold》(1982

 

tool-1100x1095.jpg

 

Tool这张备受期待的回归专辑,不仅回应了外界质疑,还轻松跨过发烧友对于“动态”的高门槛。

 

 

 

黑胶和高解析版本的《Fear Inoculum》动态范围高达DR15,部分曲目甚至达到DR18(相比之下,CD版则因压缩严重,平均落在DR67)。这才是真正的“动态猛兽”:从静若止水的铺陈到如雷贯耳的爆发,全程毫无压缩带来的听觉疲劳。

 

 

 

而《Love Over Gold》作为老派发烧碟代表,其首版CD的平均DR14,虽然《Private Investigations》一曲曾达到DR17,但就整张专辑而言,Tool更胜一筹。

 

 

 

这张专辑充分证明了:现代金属乐,不只可以猛烈,也可以精致。

 

 

 

3. Steven WilsonThe Raven That Refused to Sing》(2013 vs King Crimson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》(1969

 

wilson-1100x1101.jpg

 

当代前卫摇滚完美主义者Steven Wilson,交出了一张足以与前辈抗衡的作品。

 

 

 

The Raven That Refused to Sing》的CDDR达到13,整体压缩控制得非常理想。Wilson对录音的极致讲究,造就了开阔的空间感、丰富的细节与出色的深度,让每个音符都能自在呼吸。

 

 

 

相比之下,《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》是前卫摇滚的奠基之作。它在2009年重制版的DR122019年则达到DR14。虽然数据相近,但在实际听感上,Wilson的专辑更具动态起伏,情绪张力更为鲜明。

 

 

 

从低语般的宁静到交响般的澎湃,《Raven》既保留了鲜明的动态反差,又兼顾音乐性。它告诉我们:要听既有冲击力又有层次感的前摇,60年代的音乐不再是唯一选项。

 

 

 

4. Pat MethenyFrom This Place》(2020 vs Miles DavisKind of Blue》(1959

 

pat-1100x1099.jpg

 

老一辈的爵士唱片曾是动态表现的标杆——但这张新专辑告诉你,今天依然有人守住了这条底线。

 

 

 

From This Place》的动态范围为DR12,高解析版本最高达到DR14。而那张被誉为“史上最佳录音之一”的《Kind of Blue》,各版本的DR一般在1112之间,部分黑胶版本可达到14

 

 

 

这张作品编织着丰富的交响纹理和层层堆叠的情绪。Metheny塑造的声场开阔自然,细节处理一丝不苟,完全不输Miles Davis

 

 

 

这是一次现代爵士向经典致敬的诚意之作,音质表现丝毫不落下风。

 

 

 

5. Saint-Saëns《第三交响曲“管风琴”》 - 堪萨斯城交响乐团(2015 vs 柴可夫斯基《1812序曲》

 

saint-1100x1096.jpg

 

这是张能正面对抗“音响测试神曲”的现代古典录音。

 

 

 

2015年,由Michael Stern执棒的堪萨斯城交响乐团演绎的这张《管风琴交响曲》,立体声版本的动态范围达到DR15,堪比Telarc 1979年录制、著名的《1812序曲》金碟版。

 

 

 

那张Telarc之所以传奇,是因为它使用了特殊录音,SACD再版的DR也在1318之间。

 

 

 

而这张现代录音之所以出色,在于它在“克制”中体现张力:弦乐柔和细腻,管风琴震撼厚实,全程几乎无压缩处理。不管是CDSACD还是黑胶,各版本的动态表现都相当稳定。现代录音确实能叫板经典之作。

 

 

 

6. Melissa AldanaEchoes of the Inner Prophet》(2024 vs John ColtraneA Love Supreme》(1965

 

aldana-1100x1106.jpg

 

这不仅是一张精彩的现代爵士专辑,更是难得在动态表现上超越经典的范例。

 

 

 

CD版本的《Echoes of the Inner ProphetDR12,而Coltrane的《A Love Supreme》则根据版本不同,DR通常落在1113之间,偶有例外。

 

 

 

Aldana这张专辑的制作非常开放,音色清澈、空间宽裕。她的即兴演奏从沉静细腻到奔放激昂,动态对比丰富又不过火。在现代爵士普遍趋于压缩的大环境下,这张唱片显得尤为珍贵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7. Nils FrahmAll Melody》(2018 vs Brian EnoAmbient 1: Music for Airports》(1978

 

nils-1100x1100.jpg

 

在氛围音乐中,动态本身就是氛围——而这张专辑带来了更深一层的张力。

 

 

 

All Melody》的CDDR13,而Eno定义流派的《Ambient 1》多版本约为DR11。两者相差不大的数字,却换来了更显著的深度和层次感。

 

 

 

在自己打造的Saal 3录音棚里,Frahm让空间本身成为乐器。他的混音保留了每一道声纹与自然起伏,纯净自然,毫不矫饰。这是一张延续Eno理念的现代之作,用当代录音技术拓展了更广阔的声音景观。

 

 

 

 如何找到更多动态表现出众的录音?

 

 

 

知道了这些“动态优等生”后,不妨顺着这个思路去挖掘宝藏唱片:

 

 

 

* 查询DR数据库:前往 [dr.loudness-war.info](http://dr.loudness-war.info) 查询唱片的动态范围值(DR)。注意:黑胶的DR值可能因录音或抓轨方式而有所差异。

 

 

 

* 选择黑胶或高解析版本:一般来说,这些格式更有机会保留原始动态,但还是建议先查数据。

 

 

 

* 关注高品质音响厂牌:如 Mobile FidelityReference RecordingsAnalogue Productions2L 等,这些厂牌的出品以音质和动态为优先。

 

* 留意获奖唱片:曾获得“动态范围日奖”(Dynamic Range Day Awards)的唱片,大多避免了过度压缩,是值得关注的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