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致、明快、低频垫底足 Raidho Acoustics X-2座地喇叭


来自丹麦的Raidho Acoustics,一向给予我的感觉是结合高科技设计和艺术美感于一身的喇叭。首先它们的单元是自家设计,用了很多高科技元素,可谓与众不同,至于艺术美感方面,这个真的不用多说,只要大家有机会亲身近距离看到Raidho的喇叭,因为相片实在没法完全表达出来,你会被它独特外观所吸引,细看喇叭的手工精细,每一个接合位也达至天衣无缝,而今次我试听这对喇叭是雀眼枫木纹,喇叭是完全对纹,再加上精细抛光,整个声箱光滑如镜,简直是赏心悦目。


今次试听这对是Raidho厂方的入门系列,X系列,是这个X系列最细型的座地喇叭,型号是X-2,X-2往下还有一对X-1书架喇叭,往上分别是X-3和X-5。厂方除了X系列之外,高级一点有一个名为XT的系列,这个系列与X系列可以说是孖生兄弟,因为无论设计和外观也一样,只是中、低音单元是用「氧化钛陶瓷」,而X系列是用「氧化铝陶瓷」。对上系列由低至高,有C、D和TD系列,至于这些系列的详细资料,希望将来有机会试听时,再跟大家分享。


33.jpg


体型小巧,艺术品的外观


谈回今次试听这对Raidho的X-2小型座地喇叭,用小型来形容它,真的贴切不过,整对X-2的体积是143 x 1040 x 410 mm,即是前面板阔度不够6吋阔,以我印象中,真的好像从未试听过这样窄身的喇叭,再看看每边两枚中、低音和低音单元直径只有100mm(厂方数据),我亲手量度连胶边计也是5吋直径。


诚心说,看到这样漂亮的外观,确实对X-2很有好感,不过当理性一点,见到这两枚只有100mm口径的低音单元,使我对它的低频表现也没有太大期望,只是诚心祷告,希望这对喇叭声音表现不要太差,免得要代理大费周章后,需要搬回去。当然大家见到今次这篇分享,就知道声音表现完全过关。 


34.jpg


自家研发高科技发声单元


未谈这对X-2声音细节之前,就由Lee388先来交代一下这对喇叭的细节。X-2是二路半,三单元的设计,就如上文提到,採用的单元全部是自家设计。


高音单元是铝带高音,当然不同传统铝带高音的设计,可以说一个变奏版,採用一幅相当薄和轻的铝膜作为震膜,而厚度只有0.1 mm,重量约0.02克,发声面是35 mm x 80 mm,背后是以钕磁建构出一个强力磁场,如果走近细看高音单元,看到一层保护网后,一幅银色震膜上贴满黑色波浪纹,这就是导电箔,以波浪纹设计,使到导电箔更平均佈满在震膜上,当震膜震动时力量更均匀,还有这样轻的震膜,要起动和制动的能量自然更少,所以传来的讯号更有效率转化成声音,提升声音还原度,这个密封式铝带高音往上伸延至50kHz,而往下分频点是3.5kHz。 


35.jpg


36.jpg


37.jpg


3.5kHz之下就交由高音单元对下的中、低音单元负责,而再在220Hz以下,就由这个中、低音单元和最下面这个低音单元一同负责,直至60 Hz以下就平顺滚降。而这两枚单元的设计是一样,看到雪白的震膜,原来这个厂方名为Ceramix的震膜,是以铝盘为基材,再以高温和高电压下的阳极处理,镀上一层氧化铝,这样複杂的制作,是为了震膜更轻和提高刚性,目的是提升震膜活塞效应,将盆崩裂推至12.5kHz,远离单元的工作范围。单元背后的磁体结构同一般的单元不同,是以多枚条状的磁棒,垂直方向围著音圈,而音圈材质使用钛金属,这样设计的驱动系统,震膜后有足够空间疏导背波,使到单元的反应速度提升。 


38.jpg


39.jpg


40.jpg


不止讲求外观,亦考虑到声音表现


Raidho X-2声箱採用长而窄的设计,不单更易摆放,当声音播放时离箱感强,一对喇叭彷彿在音场消失。前面板採用后倾方式来达至高、低音时间相位更为一致,亦使到声箱内喇叭顶跟喇叭底不对称,再加上两边的弧形侧板,除了美观之外,亦可减低箱内驻波,提升清晰度。


而最特别地方是出气孔,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设计,出气孔就隐藏在声箱两侧下方,外型就如跑车风冷的进气口,据讲这样设计可以提升气流排出的效率,提升低频的质量。喇叭出气口的下方,看到单线(Single-wire)设计的喇叭接线位,以前这个接线位只可用蕉插的喇叭线,现在改为蕉、“Y”两用,更加方便用家。


喇叭底以两条8 mm厚实心铝条承起,铝条两端镶了特别设计的避震脚,在两片圆形金属片中间有金属珠,形成一个摇晃效果,当喇叭重量压下去是非常稳固,但有外来震动,这个设计就可以御走震动,另外,可以转动银色的金属圈来调校喇叭水平。 


41.jpg


42.jpg


43.jpg


今次试听这对Raidho X-2用了一套相当合衬的组合,我觉得可以将X-2发挥出相当理想的声音效果。配合CD机是日本Soulnote S-2 v2旗舰SACD机,扩音机用了Dan D’Agostino 的Progression Integrated合併机,我觉得这套组合无论声音取向和价格水平可以说是门当户对。


线材方面,起初SACD机去合併机用了一对Burmester银平衡线,可能用了Soulnote SACD机,又或者X-2的高频量感足够关係,之后换了一对Soulnote的RBC 1.5m长的单支铜平衡线,声音来得更自然,中频厚度感提升,低频质感更好。


供电给Soulnote S-2 v2用了T-Adler Black Tortoise电源线,而Black Tortoise是经日本Isumi Denki隔离牛供电,至于Progression Integrated合併机连接Signal Projects的Silverquest电源线,再经由Lightspeed Reference Ultimate Analog取电,最后喇叭线是Signal Projects的Hydra。


44.jpg


精品级的声音


前文提到X-2 座地喇叭是Raidho厂方的入门系列,虽然说是入门系列,不过这类精品级喇叭厂,入门的门槛也相当之高,我听了这对X-2的声音后,凭我经验来监别,X-2绝对达Hi-End级数的声音,至于如何发挥出来X-2的Hi-End声,就要看用家的配搭及技巧。


另外,接触了这麽多年音响,明知不要以眼代耳,不过今次同样犯了这样的错误。因为起初看到这两枚只有100mm直径的单元,真的非常担心这对喇叭的低频表现,实在应该理智一点,一切要凭耳收货,音响器材最终是听不是看。



45.jpg


坦白说,X-2的表现确实给我惊喜,特别是这种低频垫底声完全足够,低频细节清楚,速度明快,当听交响乐时,低音提琴只是轻力拉奏这种低频声,X-2也能清晰表现出来,可以浸满前面的音场。高、中音方面,X-2是相当精緻、细腻,密量感充足,音乐起伏节奏明快,人声口形结像清楚,结他弹奏弹力十足。


46.jpg


今次这对X-2在这个大约150平方呎的空间,我按照厂方的指示来摆位,一对喇叭尽量贴近侧牆,之后以Toe-in摆法,在聆听位只看到喇叭的正面,看不到喇叭两侧,经过一轮摆位和调校水平等,最后喇叭的位置是高音相距1.8m,高音离后牆是1.1m,离侧牆大约0.4m,聆听位置离喇叭高音是2.1m,最后发觉X-2的能量感相当充足,可以完全填满这个空间,一对喇叭彷彿消失在面前,只听到一个无缝的音场,声音相当细緻、自然,整体高、中、低平衡度好好,播放那一类型音乐也没问题,试听了很多不同的音乐后,最后选了以下几个录音同大家分享。 


人声不厚不薄,追求高还原度


47.jpg


这位来自韩国的爵士天后Moon,先前以Winterplay二人组合出道,近年以个人发展,今次推出第二张她的个人专辑【Chromatic Paradise】,听到她的歌声更见成熟,歌声更多内心情感。


今次以X-2播放是相当完满表现出这张专辑应有的情感,大家不要看到X-2的中、低音单元,就以为人声会偏薄,就以X-2播放Moon的歌声,不会有种过份年青或成熟的感觉,可谓恰到好处,忠实表现出来,为何我这样清楚?因为我听过Moon的演唱会,并曾跟她面对面接触和交谈。


至于音效感方面,就是听第一首「Upon The Sky」的前奏,铜钹的声音极为通透和清脆,这正正是这个铝带高音单元的强项,还有一些轻声的垫底低频,一不留神就不会察觉,X-2可以好好呈现出来,这个真的要加分!还有音乐中段的钢琴伴奏,使我感到X-2播钢琴相当出色,有质量之馀,亦非常通清,至于Moon的歌声就如前文所说,还原真面目,证明这对喇叭的音染相当之低。还要特别提提第二首「Let It Flow」的结他声,又是这对喇叭的强项,很有弹跳力,弦声在空气中消散的微细变化,完全活现在眼(耳)前。 


48.jpg


刚才提到X-2播钢琴相当出色,就找来这张来自挪威作曲家及钢琴家Andreas Ihlebæk,最新推出一张钢琴独奏专辑【I Will Build You A House】来试试X-2的表现。


这张专辑不是讲求音效感,是浪漫钢琴音乐,如果喇叭只追求音效和刺激感的表现,听这张专辑可能未听完一首已经想换碟。幸好X-2不单顾及音效感,在音乐感方面也表现出色,就如这张专辑,不止播出粒粒皆清的琴声,琴声在空间中慢慢消散的感觉强烈,营造出很好的浪漫气氛,我觉得X-2就是因为够传真和低失真,自然就能播出这张专辑的原貌,音乐气氛自然出来,使我一刻间已经投入到Andreas Ihlebæk的浪漫音乐世界,忘记了正在试音。


动态对比强,瞬态反应快


49.jpg


相信大家看到这刻,应该和我一样想探究一下X-2播大动态音乐的表现力,选了这张发烧唱片公司TACET的录音,由András Keller 指挥Concerto Budapest演奏Shostakovich Symphony no. 9 及 no.5。


我用X-2试听了第五交响曲的最后一段,听到铜管乐相当之清楚,但不会有前倾的感觉,可以清楚分辨出是在音场较后的位置,继而定音鼓的位置同样交代得好好,弦乐群奏的线条感极为清晰,到音乐中段是相当低的音量,弦乐组轻力地拉奏,如果喇叭表现弱音能力差一点,一定要开大音量才听得清楚,X-2完全不需要,可能与X-2单元质量轻有关,交代得相当清楚,之后到竖琴弹奏,就表示音乐高潮开始来临,X-2遇到这些大音量下的複杂乐段,毫无阵脚大乱,仍然有条不紊,而且细声与大声之间的动态对比很好。


低频方面,如果是喜欢暴力式低频,X-2是处理得到,不过我觉得有其他喇叭更为适合,如果阁下的CD架上佔了一半以上也是鬼太鼓、天下第一鼓这类音乐,坦白讲X-2应该不适合你,相反CD架上是弦乐、结他、爵士、流行和交响乐作品,而摆放喇叭位置有一定限制,想找一对精品级,外型美观,声音要求精緻、美声、还原力强的小型座地喇叭,预算是15万左右,这对Raidho X-2就一定要找个机会去试听。


50.jpg


最后,关于Raidho X-2配搭扩音机方面,X-2的声音特色是细节充足,速度明快,音染低,不算过份大食,所以配合扩音机不一定要大瓦数,反而要求有大电流,瞬变速度要够快,可以略带厚声底,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前后级,这方面也不一定,因为我觉得使用X-2,应该在空间上有某程度的限制,但又想追求优质的声音,如果是这样,找一部优质合併机也是一个好方法,好像今次配搭Dan D’Agostino 的Progression Integrated合併机就是一个很好的配搭,加配数码模组和唱放模组,可以听到串流音乐和音乐档案,再多加一个黑胶唱盘,只是两部器材加一对喇叭,已经可以组合出一套有型又Hi-End的组合。


51.jpg


Raidho X-2规格:


二路半三单元座地喇叭


单元:铝带高音x 1 ,100 mm 中、低音 x 1,100 mm 低音单元 x 1


频率响应:60 Hz – 50 KHz


分频点:220 Hz、3.5 KHz


灵敏度:85 dB 1W 2.83 V/m


阻抗:>6Ω


饰面:黑色、白色、雀眼枫木或定制颜色


重量:23 公斤/只


尺寸:143 x 1040 x 410 mm (300 x 1060 x 470 mm 包括脚座)